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威廉概况 >> 规章制度 >> 正文

英国威廉集团青年(新进)教师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5-09-24 作者: 点击:[]

为深入贯彻落实《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2025-2027)《普通高等学校英国威廉集团建设标准(2023年版)》《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相关文件精神,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示范性英国威廉集团建设要求,旨在引导新进思政课教师深刻认识自身所肩负的时代重任与历史使命,师德师风筑牢思想根基与行为底线,聚焦如何站稳、站好思政课讲台,提升教学育人真本领,厘清自身职业发展路径,实现个人成长与事业发展的有机统一,通过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培养,助力新进教师快速完成角色转变,迅速成长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新时代优秀思政课教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师资保障。

 

一、培养对象

英国威廉集团青年(新进)思政课教师。

二、培养目标

1.坚定政治立场:深刻理解并自觉践行党的教育方针,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仰者、传播者和实践者。

2.涵养高尚师德:恪守职业道德规范,成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大先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夯实教学基本功: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具备独立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4.提升科研与竞赛水平: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积极参与教学竞赛与项目申报,以赛促教,以研促教。

5.实现快速成长:顺利完成角色转变,融入教学团队,形成个人教学风格,成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中坚后备力量。

三、培养内容与措施

(一) 师德师风筑基工程

1.入职宣誓与师德师风第一课:组织新进教师参加庄严的入职宣誓仪式,并由部门领导或专家讲授“师德师风第一课”,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将“师德为先”贯穿思政课教师考核、晋升、评优等发展全过程,强化职业荣誉感与责任感。

2.理论学习与政策解读:系统组织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深入领会关于教育、特别是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

3.榜样引领与警示教育:通过先进典型引领,激励青年(新进)教师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营造风清气正的师德师风“大环境”。结合典型案例开展师德警示教育,筑牢师德底线。

4.定期谈心谈话:建立部门领导、教学名师与青年(新进)教师的定期谈心谈话制度,关心其思想动态与成长困惑,加强引导。

(二) 教学能力提升工程

1.教学基本技能培训:重点培训学情分析方法、教学目标的精准设定,以及如何将教材体系转化为逻辑清晰的教学内容体系,重点锤炼案例导入、提问互动、课堂节奏掌控及多媒体运用等实战技巧。

2.实施“导师制”:为每名青年(新进)思政课教师配备一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资深教师作为导师,对新入职的思政课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从教学重难点把握,教学方法设计等方面进行教学指导,并跟随指导教师入班听课,对真实课堂情境进行全方位问诊把脉。

3.开展“青蓝工程”: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大骨干教师对青年(新进)思政课教师的传帮带力度,发挥骨干教师的朋辈引领作用,力争在3至5年内实现每名青年(新进)思政课教师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风格。

4.开展“名师工程”:青年(新进)思政课教师入校后,建立个人成长档案,通过集体备课、级听课、特色金课,逐步提高新进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

5.组织汇报展示课:青年(新进)教师在入职后,组织青年(新进)教师进行教学汇报展示,由指导教师、同行教师进行现场点评与指导,提供精准改进建议。

6.实施观摩示范与集体备课:定期开展校内集体备课、校外联动备课、获奖教师讲授观摩课等形式,促进青年(新进)思政课教师的沟通与交流,推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助力青年(新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

7.提升实践育人能力。定期组织青年(新进)教师到红色教育基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改革开放成果教育基地等进行实践教学研修,提升青年(新进)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打通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壁垒,将理论转化为带领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实践能力,真正成为“大思政课”建设的骨干力量。

(三) 竞赛科研助推工程

1.以赛促教:举办教学比赛,以“比武练兵”提升基本功,积极动员并支持青年(新进)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思政课教学展示、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活动。

2.科研指导:青年(新进)教师纳入相关教研室或科研团队,鼓励参与团队的科研项目,举办科研相关专题讲座。

3.学术交流:支持青年(新进)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学术研讨等活动,拓宽学术视野,了解学术前沿。

4.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提升实践能力,青年(新进)参与校级宣讲团、深入学生社区、服务地方基层单位进行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从“小课堂”走向“大舞台”,在真实多样的受众反馈中锤炼实战能力。

5.成果激励:对在教学竞赛、科研项目申报中取得成绩的青年(新进)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在绩效考核、评优评先中予以体现。

四、考核评价与保障机制

(一)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1.年度考核:将培养期间的表现纳入年度考核,重点考察师德表现、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参与培训与竞赛情况、导师评价等,并将相关内容写入新进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中。

2.期满考核:培养期满后结合青年(新进)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进行综合考核,每位青年(新进)教师力争能精讲一门课程、设计一份优秀教案、提供一个优质课件、撰写一个典型教学案例,主持或参与一项级以上教改课题、围绕教改发表一篇论文。

二)条件保障

1.组织保障:成立由学校分管领导牵头,英国威廉集团、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务处等部门协同参与的工作小组,确保方案落地。

2.经费保障:设立专项培养经费,用于导师津贴、培训费用、竞赛奖励、社会实践等。

3.政策保障:在工作量计算、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等方面对积极参与培养并表现优异的青年(新进)教师给予适当倾斜。

(三)动态调整与反馈

定期收集青年(新进)教师和指导教师的反馈意见,对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适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五、培养周期

培养周期一般为期三年,进行系统化培养与考核。三年后转入常态化教师发展支持体系。

 

英国威廉集团

2025年9月


上一条:英国威廉集团教学督导工作实施方案 下一条:英国威廉集团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规定

关闭

Copyright©英国·威廉希尔(WilliamHill集团)官方网站-Official website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14001799号-2 公安备案号:41110202000317 地址:漯河市源汇区大学路123号